欢迎访问发展规划处网站!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陈老师,联系方式:0595-22691187。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谈学科建设

时间:2012-10-17   来源:    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谈学科建设

科学制订学科规划 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的规划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以科学、务实、创新的精神抓学科建设,就是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就能纲举目张地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一、牢固树立“基地意识”、“一流意识”和“特色意识”,科学做好学科规划和建设

  学科规划是学科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因此,学科规划必须具有鲜明的指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科规划必须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这种指向性集中体现在学科的结构定位、水平定位和地位定位方面。

学科规划的科学性,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努力把握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提出的要求;其二,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学校现有学科的结构、特色和水平,优势、弱势和劣势;其三,按照教育规律特别是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这主要是指多学科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撑发展,多学科有利于形成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围绕这几个方面,我们发动和组织各院系、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大讨论,并按照学科开展了国际、国内范围的广泛调查研究,写出了有分析、有份量的调研报告,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质量意识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大大提高了学科规划的科学性。

  学科规划必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和院系建设学科这四种类型,分别提出了建设要求和措施。同时,学科规划注重了五个结合,即:与“211工程”第二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规划了14个重点建设项目),与12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科学研究、服务咨询等学术、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翻译出版、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科研、学者互访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学术交流紧密结合起来。依据学科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我校的学科规划和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完善学科布局结构是学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

  我校现有博士学位点64个,其中人文学科类19个,社会科学类44个,理工学科类1个;拥有91个硕士点,其中人文类26个,社科类58个,理工类7个。从这样一个实际出发,我们从学科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主干的文科、适当的理科、必要的工科”学科规划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工作要点是:按照拾遗补缺的原则,发展和优化较为齐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按照“相关联、有基础、高起点、力争高水平”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大力加强和发展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所必不可少的“原汁原味”的少量理工科学科,尤其是属于基础学科的必要的理科学科;按照适应社会目前和长远需要、适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不仅要考虑知识的创新,还要考虑历史的传承等)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优势学科与相对弱势学科、老学科与新建复建学科的关系。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学科建设的需要,我们进行了并在继续进行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坚决地、审慎地按照兼顾“国际通行、中国特色、人大特有”的原则进行院系调整,并组建有利于新学科发展的专门学院。

  第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关键。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377人,副教授52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占343%,硕士学位的占455%,拥有一批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但这样一支在国内文科高教领域相对来说水平较高的队伍,仍然不能适应我校新世纪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我校师资队伍的规划与建设,除了要适当扩大队伍规模、着力调整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这两个重要方面之外,重中之重则是加强和突出拔尖、一流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在对各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分析排队的基础上,确立了外部吸引与自己培养并重、重在自己培养的工作原则。外部吸引着眼于提升国际性、建立新学科、强壮弱势学科、建设合理学术梯队等目标。我们从去年开始实施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百人工程”。与此同时,我们认真抓好自己培养人才工作,一方面通过观念更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创造和优化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学术环境,另一方面,则是交任务,压担子,委以重任;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要求,科学管理。我们体会,吸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给待遇,同时要强调人格、强调做事、强调奉献。

  第三,优化环境、改善条件、增加投入,是学科规划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科建设的保证。

  在学科规划与建设中,我们既强调“软规划”,又强调“硬规划”。“软规划”主要包括:一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并不断优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鼓励科学探索、有利学术创新的思想解放、学术自由的学术环境;二是形成并不断优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鼓励争当“领头雁”的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三是不断拓宽、改善国际学术交流的渠道和环境。“硬规划”就是要在“十五”期间使我校各个专业、各个学位点的教学设施和公共教学服务体系有突破性甚至根本性的改善,使我校的科研条件有突破性的改善,包括努力实现教授一人一间办公用房这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两类规划,尤其是“硬规划”,我们千方百计增加用于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并根据勤俭办事业的原则,精打细算,讲究投入产出比例。我们初步规划,“十五”期间直接间接用于学科建设的投入将达10亿元左右。

  第四,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是学科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学科建设的核心。

  上述三个方面的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学术实力和一流人才的培养能力,因此学科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围绕繁荣学术、发展科学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人才来进行。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我们在学科规划中特别注意了四个方面:一是精品教材的规划与建设。我们强调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上升、深化为理论,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融化到教学内容中来;把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文明相关的优秀文化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中来,保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感。二是制订导向性的科研规划,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努力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出精品,出上品,出传世之作。三是努力加强学科建设的国际性。四是将学科规划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环境,使他们成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在我校学科规划与建设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矛盾和难题,引发了一些思考,这里连同相应的建议和呼吁一并提出。

  第一,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认识与落实问题。从20018月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江泽民同志先后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问题发表了3次重要讲话,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但现在的问题仍然是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说的那句令人深思的话:“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呼吁在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成果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真正做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理工农医学科一视同仁,希望在更多的方面从现在做起,从实事做起。

  第二,学科规划适应社会需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学科的规划与建设既要考虑社会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社会长远的需要;既要考虑物质建设的需要,又要考虑文化建设的需要;既要考虑实践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知识创新的需要,又要考虑知识传承的需要。表面上看社会似乎不太需要的某些所谓冷门学科,只要是科学发展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就有责任把这些学科办好,这是高水平大学、一流大学应有的一种“格”。那种主张学科专业的设置只需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转移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急功近利的学科规划只能损害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呼吁加大对基础学科和其他所谓冷门学科的支持,尤其是确保基本的经费投入。

  第三,我校适当发展理工学科的问题。已如前述,我校有一点理工学科的基础,但不足以满足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我们适当发展理工学科,不是点缀,不是时尚,而是为了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必要的交叉融合,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同时也是为了在校园内实现文科思维方式与理工科思维方式的结合或融合,形成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

  第四,学科专业目录问题。现行的《研究生专业目录》(1997年颁行)和《本科生专业目录》(1998年颁行),是规范和指导学科建设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对学科的规划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言,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利于学科规划与建设的问题。一是这两个专业目录在学科分类、分级等方面存在着局部不相衔接的问题;二是一些学科类别的设置或归并不尽合理;三是某些二级学科的设置大而失当,过于宽泛。我们希望就这些问题展开调研,并建议尽快进行必要的、科学的调整与修订。

  第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制度创新问题。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活水源头,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迫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渠道畅通,真正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必须要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必须首先取得突破。我们要努力,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创造相应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

  第六,成果评价问题。高等教育领域的社会评价机制,尤其是那些由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的或引导的或推广的评价机制,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那些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作出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成就的专家学者,其贡献、地位和待遇得不到与自然科学工作者相等同的应有的承认和肯定;二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原创性成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三是现在流行的某些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存在着将自然科学评价的价值标准、评估方法不加区别地用诸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导致了不少误解和误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与我们一起共同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或加以引导。